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主题教育进行时】公司师生认真学习贯彻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08 21:39

【主题教育进行时】公司师生认真学习贯彻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6月5日重庆市召开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了要着力打造“3316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市委书记袁家军讲话强调,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为牵引,抢抓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新赛道,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唯实争先、埋头苦干,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重庆力量。

yl34511线路中心师生心潮澎湃,倍受鼓舞,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纷纷发表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图片2.jpg

yl34511线路中心经理罗天洪表示,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奋斗谱写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新篇章,为我们从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主动融入,积极推动科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制造强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智能农业装备与机器人学科方向负责人、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经理赵立军博士表示:袁家军书记的讲话,对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智能制造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同时又积极响应了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和全面把握、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必将有力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为全市人民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活。

yl34511线路中心副经理、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挂职干部蒲珊珊表示: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让职教人欢心鼓舞。作为一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好实体经济,工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才会更加广阔。内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地理条件优越,内江高校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输送到了川渝两地,重庆先进制造业的率先发展,“33618”产业集群体系的发展也为内江高校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学科科研办(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唐帮备博士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智能制造的高校教师,要把握重庆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努力培养高素质制造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助力重庆市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IMG_20180621_093315.jpg

机器人工程系教师、清华大学毕业的郑讯佳博士表示:重庆市委和袁家军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驱动,推动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发展,注重技术提升和产业链整合,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目标。同时还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制造业体系。市委和袁家军书记的思想和举措为制造业和高校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制造业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崭新的机遇。我将认真学习和积极支持政策的实施,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制造工程系尹瀚坤博士表示:作为从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一名普通教师,看到市委对于重庆制造业发展的宏伟规划,增添了对于重庆制造业高质量的信心。作为一名信息化制造、数字化制造的从业者,曾经参与重庆以及全国数十家制造企业的两化深度融合建设,学习了袁家军书记的讲话后,对于塑造重庆“数字制造、智慧工业”新名片更增添了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机械基础教研室龚练博士表示:重庆是制造重镇,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推动重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需要抢抓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新赛道,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唯实争先、埋头苦干,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重庆力量。这既充满挑战,也令人期待,更值得拼搏!

微信图片_20230608214354.jpg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0级员工、院原员工会主席高春瑶表示:科技强国,制造兴邦。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到,重庆市作为制造重镇,肩负着推动制造业变革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重庆市制造业发展寄予厚望。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制造业是不可忽视的主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做大做强制造业。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员工、院团总支员工副书记龚香璐表示,在学习了袁家军书记在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后,我明白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员工,更应该在学习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不仅要加强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全方位发展,为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拟稿:张海鹰  审核:曹勇)

 


Copyright © 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Standard Editio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ICP备05001037号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