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培养

“合格+”卓越机电系统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项目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04-26 10:41

“合格+”卓越机电系统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项目


 “卓越机电系统工程师实验班”(以下简称“卓越班”)是公司第二批“合格+” 多元化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资助的特色质量工程项目,是学院抢抓新工科建设机遇,面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汇聚多方资源、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试点。

  一、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彰显办学特色

“卓越班”以输送重庆市汽车、电子、装备制造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技术人才为目标,依托永川区国家级“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区域优势,与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对标行业岗位,优选教学资源,大力开展学科竞赛、前沿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工程项目植入等多元化教学改革,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综合应用电子、计算机和测控技术,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机电工程师和系统应用工程师。

  二、工程驱动、项目引领,创新工程教育模式

“卓越班”优选团队、整合企业资源,全面重构以工程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创新“一基双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卓越班”课程体系包括:机器人大赛专题、水果采摘机设计、AGV搬运车设计、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生产线集成方案设计、机器人典型生产工艺包设计等30余项工程化实践项目,涵盖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核心技术典型应用、行业前沿知识和行业技术标准,在“合格”人才培养标准基础上,更加强调夯实专业基础,全面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由企业工程师、校内学科竞赛团队、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并实施校企联合教学和综合考核评价。

三、分层递进、多元培养,打造立体育人环境

     卓越班实行因材施教,实施分段分层递进培养(5期):

第一阶段:重点培养机电系统现场应用工程师。大二前,以各项学科大赛为引领,学习机器人等机电系统原理、编程、操作与调试基础和技能,锻炼解决各类现场应用问题的能力。主要围绕技术技能训练、员工科技竞赛等方式开展。

 第二阶段:主要培养机电系统集成项目工程师。大三前,学习专业核心技术及扩展工程项目,深刻理解智能制造流程、典型智能装备控制及其互联方法,掌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或改造技术方案设计能力。主要采取项目制及校企合作的形式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员工自选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实践。

 第三阶段:主要培养智能制造项目创业工程师。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在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及重庆市机电创客空间中进行。大四及毕业后五年,经过企业项目实战,实现根据市场需求规划、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目标,能够对整体机电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和技术创新,并能有效管理项目团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开启绿色通道,培养行业翘楚

“卓越班”得到校、院两级政策支持。(1)在评优评先、学科竞赛、考研、就业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2)遴选进入卓越班的员工,考核合格者可申请替代课程学分(仅限于专业课程,不超过10学分);(3)完成全阶段培养的同学,毕业时学校将颁发“卓越机电系统工程师实验班”培训证书。

卓越机电系统工程师培养项目实施以来,员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卓越班员工团队先后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等省级、国家级机器人权威赛事中,力压众多“985”、“211”“双一流”高校竞争对手,创造了全国“六连冠”以及单项赛事“3连冠”的优异成绩。2018年、2019年更是培养出了吕春年、陈爽两位“重庆市十大双创明星”优秀员工,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引发强烈关注,获得社会高度评价和赞誉。(拟稿:吴光永)


Copyright © 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Standard Editio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ICP备05001037号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