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志愿者赴江津区四面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至20日,公司机器人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团赴江津区四面山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团的十八大精神,引领团员青年勇作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战略,切实感受在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重整行装再出发,激情奔赴四面山
7月17日清晨,以“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机器人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红河B区北门举行。学院团总支书记李兴成带领7名员工志愿者组成的教育关爱服务团收拾好行李、身穿志愿者服装,整齐地排列在B区北门门口。公司党总支书记曹勇鼓励志愿服务团成员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为当地市民学校留守儿童带去最新的科学知识、最真诚的关爱,切忌形式主义,力戒走马观花,在服务中向老百姓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携手奉献爱心,科技与爱同行
7月18日上午,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水口寺村小,举行了学习体育用品捐赠仪式。该校负责暑期安全值班老师周光顺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双方约定以市民学校为纽带,健全长期的帮扶联系机制,建立志愿者与留守儿童“1+1”的帮扶关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捐赠仪式后,志愿者们陆续为孩子们举行了科普知识小讲座、暑期安全知识普及和文娱体育活动。结合机电学院的特点,志愿者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机器人小智、无人机航模、草莓采摘机器人。志愿者王灯为孩子们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展示了机器人跳舞、踢足球并进行了人机互动的演示,同时还为孩子们介绍了航模飞行器的构造及其制作材料、航模飞机的飞行特点。接着,志愿者张垚向孩子们展示了2018年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草莓采摘机器人。孩子们边听讲解,边看演示,边问边答,这些充满最新科技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唤起了他们心灵深处对科技的无限兴趣和向往,并表示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努力,长大了争取当一名科学家。
科普知识小讲座结束后,带队老师李兴成和志愿者王泓翔还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讲解了暑期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孩子们不要在没有大人的监护下私自去河中、湖中游泳,严防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随后,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开展了体育锻炼活动,用真情陪伴孩子们度过短暂而又快乐的时光,感受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收获了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和友谊。
关爱贫困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7月18日下午,教育关爱服务团重点走访了2016年暑期结对的三位留守儿童和今年新增的三位贫困儿童家庭。这些孩子的家庭都比较贫困,成长环境比较恶劣,志愿者们心中一直十分牵挂。每走进一户家庭,志愿者都为孩子们送上崭新的书包、精美的文具和其他学习用品,并与孩子和父母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争取长大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尤其让志愿者牵挂的是罗天月、罗天伟的家庭,一家四口只有父亲具有劳动能力,其余三人都是智力残疾人士,而唯一具有劳动能力的父亲却从去年开始失业在家,家中失去生活来源,全靠政府的低保勉强维持生计,家境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贫困儿童袁亿家中三个孩子读书,父母没有文化,全靠在附近做点临时工维持一家生计,一家五口居住的房子已是危房,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居住条件。志愿者和看望的几户贫困儿童家庭进行了认真的商量,对今后如何从学业上、生活上帮助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建立了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机制。
调研三农政策,感受惠农成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三农”政策产生的效果是本次社会实践的关注重点。7月19日上午,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农村,深入农民家中,对改革开放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成效进行实地调查。在“养蜂大王”代华利家中,志愿者们了解了她30年的养蜂史,听她自豪地讲述了自己从30年前住在山顶的茅草棚到如今山下修有楼房、城里买了新房的发展史,感恩党的政策让她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村民周开成家中,志愿者了解到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他家的耕地进一步减少,除担任护林员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和政策性补贴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文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其发展,目前急待寻求新的出路。调查中得知,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再也不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大部分家庭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暂时还存在困难的家庭一直得到政府的关注,脱贫攻坚政策逐步在得到有效的实施,村民们深信全面小康的生活就快要实现。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还深入困难家庭和老党员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志愿者们为他们送去了米、油、牛奶等生活用品,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其中88岁的苏廷荣老人最引人关注,他是一位拥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为志愿者们讲述了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鼓励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紧跟党的步伐,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做一名新时代有作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青年。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一方面,志愿者们深深地意识到,目前国家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奔向小康的路上,确定还有一些贫困家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全面建成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另一方面,志愿者们也深深地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并有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此外,志愿者们也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练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硬本领,才能更好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拟稿:2018年暑期“三下乡”服务团;审稿:曹勇)